经历考研失败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重要的是我依然独立于世界,我依然在努力。这就是对得起生活,对得起时间,对得起青春,对得起过去。欢迎阅读我在大学整理的励志文章!

不辜负时间和青春。

看了一个关于毕业季的帖子,里面有一个很悲伤的回答。最难过的是再也没有“下学期见”这种事了。从此天各一方,你一直以为的再见有时候真的没了。

金秋时节,九月应该算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月份。我朋友圈很多朋友第一天就送孩子去幼儿园了。然后我想在最近一期《爸爸去哪儿》的真相链接里宣萱被问到他是否喜欢上幼儿园,答案是不喜欢。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离开父母圈子,开始进入群体生活的第一道坎。

没上幼儿园,直接上了学前班。那天早上,我坐在我爸自行车后面的座位上,背着我妈前一天晚上帮我收拾的新书包和各种文具。我至今没有太多印象,只记得我爸把我送到学校门口说,你自己进教室吧。

我很困惑,因为我周围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陪同下进教室的。有的家长干脆站在教室外面不走。教室很吵,老师还没来。我的眼睛一片混乱。然后一转身,父亲的背影早就不见了。我当时有点沮丧,想哭,但我立刻深深地压抑住了。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是有权哭的。我可以牵着我爸的手,让他陪我进教室,让他在门外看着我。我甚至可以发脾气求他等我放学回家,但我毕竟是个慢性子。其他孩子在父母要走的那一刻开始哭着和他们的杀手大吵大闹,我也过了很久才意识到我也需要被照顾。

但是我爸刚走,我不敢在其他陌生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就忍住了。

在极其热闹的教室里,老师进来了。她自我介绍说,她是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现在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留下来。

当时我正站在门边,提着水壶,看着几个熟识的朋友开始凑成同桌,但第一步还是不知道怎么跟别人打招呼。

这时,一个小女孩走过来说,要不你跟我坐一起吧。

我不记得我当时的心情,但是我很疑惑,被她用手拉到一个座位上,然后我们就成了同桌。

这应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同学。她说她叫保龄球。我瞬间笑了,说这个名字好奇怪。她也笑着回答我。这是她家人给她的外号。

这个保龄球女孩在我的生命中来来去去。小学我们在一个班,一直到三年级,后来我转学了。初中后,我们又去了同一所学校。高中三年,我们分开了,然后我们分开了,直到大学。现在,她已经在深圳定居,并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很多年后,我问保龄球女,为什么开学第一天你愿意和我同桌。她回答说,因为你是班上唯一一个和我发型一样的人,所以我以为我们是同类的朋友。

我笑了。那一刻,我真的在心里感谢妈妈,那么明智的帮我维持了多年的樱桃小丸子发型,让我用这个肤浅的标签找到了我在班上的第一个好朋友。

对我来说,开学季是轻松愉快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小学毕业。每年秋天和九月,我都会拿着妈妈的零花钱,去街上唯一的新华文具店挑选新的铅笔盒,可爱的铅笔和圆珠笔,当然还有五颜六色的书皮。

我把这些拿回家,整齐的放在书包里,睡前检查了几遍。有时候晚上甚至有点激动,于是脑子里开始想,这学期要是能和喜欢的男生同桌就好了,但是好像老师说现在女生只能和女生坐一起,希望换个数学老师,因为之前的女老师特别凶,经常擦黑板,弄得裤子响...

我在思考中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开始给自己扎一个高高的马尾,皮筋也是新颜色。然后我走在早晨阳光明媚的路上,鸟儿在歌唱,天空湛蓝无边,大妈们已经起床给路边的菜地浇水除草了。

当我到达学校门口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一首进行曲。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每次运动会和最后的颁奖仪式都会放的音乐。

然后我开始小跑,冲进教室,开始一个个找小伙伴,叽叽喳喳,一个学期又开始了。

从初中开始,我就去县城上学。第一学期我很开心。我遇到了来自不同城镇的同学,我不再是那种在家里大街上认识的熟人朋友。我们开始适应新的规则和新的状态。

我的脆弱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开始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的烦恼,从对同学的不熟悉到开始自己住宿自理的不适应。我一个小学毕业的同学,大部分碰巧被分到另一个班,而我在之前的班里一个熟人都没有。

我向老师提出要求,说想转到下一个班。班主任回答说,分班是一开始就定好的,所以不好调整。你要学会很好的适应。

一周后,班里一个男生换到隔壁班,我又去找班主任,问他为什么可以换班。班主任这次开始敷衍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催我好好回去上课。

我开始和我爸谈这件事。他说想办法帮我问一下,然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当其他同学已经开始新的初中生活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在宿舍里不停的哭。我想要的很简单,就是想和以前熟悉的那群同学在一起。

很多年后,我开始意识到,那是一种叫做孤独的东西。我害怕陌生感,我害怕新一轮的人际关系,我害怕我要一个人去打水,洗澡,吃饭,上厕所,我总是害怕一个人。

后来才知道,父亲找了很多人帮忙,但能力毕竟有限,而那个说换班第二天就去的男生,他父亲当时是县政府某部门的负责人。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开始意识到,我们生而为人,但有时我们会受到不同的对待。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晚上我去找班主任抱怨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还没开始说几句话,我就开始哽咽颤抖,语言也开始别扭。

班主任在楼道里点了根烟,然后问我,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一直嚷嚷着要去别的班,我们老师都是一样的人?

我流着泪说,我想和我熟悉的朋友在一起。

这时候我看到班主任脸上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然后他说,你初中入学在我班排第一。你觉得我会让你去上别的课吗?其他班的班主任当然欢迎你去,但绝对不会同意换一个成绩一样好的同学吧?

他抽了根烟,说,呵呵,我又不是傻子。

那一刻,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一种可怕的感觉要来了,也是我第一次讨厌自己的好成绩。那一刻,我知道,我转班的希望彻底没了。

我一直哭了快半个学期,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莫名其妙地考了期中第一名。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真的不负众望,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三名,但终究得不到班主任太多的好感。我是一个渴望被别人认可和表扬的孩子,但每次班主任在讲台上对我表示赞赏的时候,我总觉得他和蔼的面孔背后有一句话。你看,幸好当时没让你走。不然班级的成绩评定怎么办?

在我十几年的学习中,很多老师都不记得他了,但是这个初中班主任,我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想起他。

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在车站等。人群中出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是我初中班主任。他下车来看她的女儿。有那么一瞬间,我的目光和他的相遇了。那一刻,我觉得他的感受和我是一样的。感觉这个人很熟悉,但是有点变了。

正当我在犹豫要不要打招呼的时候,他朝我走来。那一刻我赶紧低下头,假装在看手机,把帽子压得很低。

过了一会儿,我感觉他已经把女儿送上车,准备离开了。我抬头看着他的背影。13年后,他说不老是不可能的,脚步有点蹒跚。他还是戴着一副眼镜,胖胖的身材和以前一样,但这时我看到他比以前矮了很多,就像我回家见父母时觉得自己矮了一点。

这一刻,我在心里问自己,你到底为什么又纠结了?他是你的老师。你不应该去打个招呼吗?你会因为那点小事一直恨他吗?

我想了一会儿,然后我开始明白,我不恨他。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点卑微的所谓不公平待遇在我眼里就是小菜一碟。

我其实很害怕,因为除了我爸妈和我男朋友,他是唯一一个见过我崩溃哭泣的人。不用翻日记也能记得那晚在走廊里。我知道我的祈祷无济于事,我已经开始接受不公平的存在。

那天晚上,我开始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我第一次开始接受现实。这种感觉先是不甘心,然后是痛苦,然后开始说服自己妥协,然后慢慢转移情绪,让自己进入认真上课学习的状态。

我并没有渐渐忘记这件小事,我只是强迫自己专心学习,所以这段看似封存的记忆,其实还在心里燃烧着,甚至还带着一点点痛苦。

我很感谢这个班主任。他就像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小敌人,一个让我成长变强的教育敌人。

到了高中,九月的开学季就没那么开心了。到目前为止,我对我的高中没有多少记忆。有人说是因为人没有那么多痛苦岁月的回忆,但每当回忆往事时,总是倾向于选择快乐的部分。久而久之,那些漫长的学业压力和模拟考试的日日夜夜,我都不太记得了。

至于那些小小的自卑和自卑,是很多年后我才敢提起的,因为我还没有修炼到敢于面对年少时遗留下来的抑郁、沮丧、迷茫、自卑和痛苦的心结。我只是在梳理文字的路上慢慢走着。

也就是说我高中不开心。虽然这三年交了两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女朋友,但还是不能说幸福。这是事实。我自己也承认。

那是我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一个遥远的城市。这里的秋天也很美。校园门口矗立着许多大树,许多兄弟姐妹在操场上搭起帐篷欢迎新生。一个男生带我去宿舍。我开始走进那个房间的门,然后开始接下来四年的故事。

大学里的开学季,伴随着一点点的兴奋,也有些伤感,因为你即将开始新的一学期,但也意味着你即将成为一个学长,一个学姐,而我这一年似乎什么都没学到,我将被迫成为这个校园里的老前辈。这种感觉有些难受。

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想长大,可是后来来到大学校园,我就盼着回到小时候的学校,盼着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学,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充满欢笑。但后来,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想法。大学意味着经历学习方式的转变,思想的成长和提炼,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的第一选择。

如果说以前的考研是一个坑坑洼洼的考级,那么毕业季的考研成绩,比如招聘单位的邮件和电话通知,在我们成长起来,有时间去了解事情之前,就会被逼到社会上去。红果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压力,才是真正的考验,是我在生活中体会到的强大力量,即使不堪重负,也要不断给自己灌输正能量。

都说要找一个动力去努力生活,可是我们是被逼着长大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人从一开始就主动喜欢社会。甚至我还盼着早点毕业,不是盼着混社会,而是穷日子让我胆小。我真的想赚钱,就这样。

现在是上班族,再也没有寒暑假的待遇了。身边很多同事就是盼着周末。至于九月的开学季,在我们十几年的漫长人生中是很有仪式感的,没有人会再怀念了。

在我的信息中,我经常收到大学里孩子们的许多问题。他们告诉我,下学期我就大二,大三,大四了。我想给自己一个好的开始。我不想像去年一样让我的时间失望,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说实话,我的大学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在这里我没有资格告诉你该怎么做,但是我能想到几个遗憾,就像我的室友C小姐决定走学术道路,于是一路考上了硕士,现在在美国做交换生。比如其他几个女生决定找工作,然后她义无反顾的想办法找实习机会,为自己积累。

有人会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我的原则是,如果你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至少你应该知道你不喜欢什么,然后沿着这条路往回推,为你做的每一个决定或选择找到正确的理由。

我的大学同学中,有的刚毕业就决定休学一年,有的拿到毕业证当天就顺便领了结婚证,有的同学没拿到毕业证,后来在校园门口租了个房间补作业,有的同学听从家里的安排,毫无压力地轻松找到了工作。这一切都让我想到,每一个结果都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所以要做好承受一切的准备,想清楚。

而你要知道,无论你在毕业那一刻的状态是怎样的,都没有关系,因为你会发现,真正的学习成长之路,在你到了社会之后才刚刚开始。当你意识到人生如此漫长,当你意识到如今优秀人生的评价标准不再是成绩和证书,我就不那么心慌了,因为我觉得最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

许多人向我抱怨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校园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离开校园后的第一年,我还没有适应成为一名非学生,但现在我喜欢做的是,在金秋九月,在家里的黑板上写下“快乐学校”几个字,然后告诉自己,我在这所大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还好我还年轻,我还有充沛的精力和精力。

即使我知道下一秒,我会走进来来往往上班的人流中,即使我今天有一大堆工作问题要解决,即使我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总有人在遭受饥荒和干旱,每天都会有一场车祸在路上发生,也有人不幸出生在一个常年战乱的国家。

然而,我们生而为人,过着如此平凡的生活。我愿意用一种仪式感认真对待每一天。我愿意在八月底的夜晚,喝一杯清茶,回忆一些曾经拥有的校园岁月。这些日子,这些往事成就了我,也成为了我。

有多少人见过崇拜你年轻时的脸?谁愿意承受时间无情的变迁?不管我成功还是失败,重要的是我依然独立于这个世界,依然在努力。这就是不辜负生命,不辜负时间,不辜负青春,不辜负过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