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对就业时间不长的东西和大中专残疾毕业生要优先帮扶。

特别是对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和长期未就业的残疾高校毕业生,要给予重点帮扶。

就业是民生之本,帮助困难群众就业非常重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17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人社部门已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

一是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完善就业援助体系,畅通线上线下失业登记渠道,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援助范围。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对通过市场渠道就业困难的,利用公益性岗位落户。

二是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重点帮扶。坚持把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和长期未就业的残疾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特殊服务,优先推荐岗位,优先组织实习,同等条件下优先就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广西省对低收入家庭等贫困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个人谈心、岗位推荐等帮扶工作,确保离校前完成3次有效谈心、3次有效岗位推荐,努力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尽快就业。福建省通过就业对接会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推荐,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尽快实现就业。

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校级2022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工作小组,成立了由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未就业学生组成的21院系销号管理工作小组。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精准帮扶,开展招聘信息发布、简历定向直推、动态跟踪指导等服务。目前已帮助近80名未就业毕业生落实工作。

东北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帮助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分析原因,通过“一对一简历”和“点对点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率。加强对考研失败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引导,避免盲目跟风“考研二战”错失就业机会。目前,经济困难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学校毕业生总体水平。

云南农业大学准确掌握2022年18残疾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求职意向和面临的困难,专门为残疾毕业生建立求职信息渠道,提供全日制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指派专人护送学生参加招聘会,为残疾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目前,已有10名残疾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学校将继续做好离校残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确保所有有就业意愿的残疾毕业生都有毕业归宿。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重点落实”的原则,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安排178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中层干部和专业教师对178名未就业的弱势群体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建立了“一对一”台账。2022年,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少数民族、残疾人、“两州一县”学生、退役招生、高职扩招等七大重点群体毕业生136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实行帮扶结案制度,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跟踪台账和心理困难毕业生“润心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现状、帮扶措施等内容,以及帮扶工作动态、思想引导、工作推荐、求职指导等。

三是加强贫困人口就业。深化东西部劳务合作,大力培育劳务品牌,积极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就业援助工场的载体作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地就业机会。完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

四是加强其他困难群体的统筹就业。全面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加强大龄劳动者就业援助和权益保障,扎实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渔民安置和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法律依据:

关于促进社会组织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