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有硕士专业吗?

不,最高的是医生。

韩山师范学院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名师”的优良育人传统。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宋五年(公元1090)建立的“寒山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寒山书院改为回朝嘉师范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学校,也是广东省第一所培养教师的学校。1912更名为广东李惠潮美师范学校,1921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更名为广东李汉山师范学校,1949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学院获得1998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开始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一百多年来,学校几经更名,几经搬迁。虽然历经沧桑,但从未止步。学院继承了古代书院治学严谨、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通过历代朝鲜族教师,形成了“勤教力学,以身作则”的优良校风,促成了学院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学院向社会输送了7万多名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如国际摄影家、旅港爱国实业家、台湾著名书法教育家陈传才、文艺理论家、历史学家郭、中国首届“十佳”公务员、广东省公安厅原副厅长等。近年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当地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形成了“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融合潮汕地域文化精髓,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粤东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鲜明办学特色。多次获得省、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奖励,为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粤东高等教育打造了响亮的品牌。东丽区学院包括陶瓷学院本部和校区,占地面积73.3万平方米。其中,学校本部56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000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1,526平方米,运动场地76000平方米。目前有教学实验室87个,总价值6999万元。图书馆占地面积近28000平方米,藏书654.38+0.32万册,中外文期刊2850种。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有2285个座位可供光盘阅读和一般阅读。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学等263个教室,有近3000台计算机用于教学和科研。建成校外就业实习基地92个。学院拥有一批设施先进、设备齐全的体育场馆,以及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学生宿舍,为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和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本部设有数学与信息技术、物理与电子工程、化学、生物、中文、政法、外语、教育、旅游管理、体育、音乐、美术等12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本科专业39个(含7个方向),其中师范专业17,非师范专业22个,涵盖文、史、法、教、理、工、管7个学科和基础教育所有学科;学院招生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海南、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甘肃、贵州等14个省(区)。陶瓷学院的校园有三个部门:基础教育教师,陶瓷技术和管理。校本部、陶瓷学院校本部、专科部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120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905人,其中专任教师近666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52%和38%。一批留学归来的学者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还身居要职。聘任国际汉学家、校友饶宗颐为顾问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子坤,北京大学教授洪子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余,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哈萨克斯坦国家美术学院教授、前苏联功勋艺术家穆拉帅夫。卡米里等人是客座教授。学院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成绩突出,多次在全国和广东省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九届、第十二届全国、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并先后获得省“优胜杯”。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常邀请国外著名专家、教师来我校讲学、授课;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大田大学、爱媛大学和南马学院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我院还在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哈友谊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2005年,学院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英国、哈萨克斯坦、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学生来我院学习。我院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技能熟练,责任心强,工作努力,对工作满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自2002年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六年达到98%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传承历史辉煌,书写改革篇章。学院将秉承百年以上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教师教育为优势,把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和谐校园,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截至2009年9月的信息)

。。。。拼凑几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