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背作文有用吗?

先说结论:有用。对基础差的同学来说是救命稻草,方便基础好的同学提前固定好思路,以降低考试时的维度。

英语二作文的思路和英语一大不一样,英语二的同学看这里:

看山:考研英语作文思维分析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老学长,几年来一直在做一些关于考研英语写作的事情,参与写了一篇作文书,比大部分同学都有经验。

我考研的时候,北京的一篇英语作文考了24分。后来才知道作文24分的分数在北京极度干旱地区,基本在前1%。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促使我成为XDF研究生英语写作讲师(兼职,已辞职)。后来我参加了几次雅思考试,我最好的成绩是8写作7.5,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但比起分数,重要的是对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写作和考研英语作文的区别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雅思写作已经过了7.5。

01考研英语写作不考察真实的写作能力。

这个判断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看教学大纲中的评分规则。五年级官方教学大纲(A部分9-10,B部分17-20)要点如下: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中规定的任务。

-包括所有内容点;

-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少;

——有效运用各种衔接手段,用词连贯,层次清晰;

-格式和寄存器适当。它完全对目标读者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考试大纲共有五条评分规则,涵盖“1。内容要点,2。语法和词汇,3。语法错误,4。凝聚力和等级制度,5。格式化并注册。”

可以看出,规则1、3、5属于基本要求,即不跑题(规则1)、没有错误(规则3)、格式正确、语言得体(规则5),而规则4规定了使用衔接词,即衔接词是明确的评分点之一。与写作能力最相关的是第二条“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但显然这篇文章讨论的还是语言本身的形式。丰富的语法结构包含什么,如倒装句、非谓语动词、插入语、虚拟语气、重音句、复合句、被动语态、从句等。,也就是说,阅卷老师在用英语写作时,并不是很在意内容是否有逻辑、清晰、具体。

这种重语言形式轻内容的倾向也与实际阅卷过程密切相关。中国每年有几百万篇论文,一篇作文的评分时间是30-40秒,这就决定了没有时间成本去研究内容层面的逻辑是否严密连贯,论点是否新颖独到,只要没有明显的伤害。

其次,考研英语作文的生活方式也适合其评分标准。作文评分标准是命题前制定的,还是先制定题目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不得而知。但很明显,作文题目的风格与评分标准高度一致。下图是近五年的真实英语作文。

英语学了将近五年。

近五年调查的题目分别是“以身作则”、“实干”、“勇于面对挑战”、“坚持”、“习惯(或时间管理)”。可见都是抽象宏大的特质。对比雅思写作题目,比如“很多人从农村搬到城市,你觉得这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好趋势?”要完成这样一篇开放式的作文,大部分学生想出相应的汉语观点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积累相应的词组(如劳动捷径、工作机会、提高生活水平、消费品、公共服务等。)来支持自己的组织完成论证。但好在考研英语作文题目足够抽象宏大,不需要讨论太具体的东西,也不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对内容层次和思维难度的要求也比较低。

最后,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有英文写作能力的考生屈指可数。像其他人一样,我在中式英语中长大,知道写作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被忽视了。命题专家当然比我们更清楚这个事实。如果用类似雅思作文的开放性作文题目来考察大家,就相当于用高中的议论文题目来考察小学生。结果大部分作文都惨不忍睹,这对于选考显然是不可取的。

再者,既然是考研,那么考察的一定是一个准研究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或者说通过考试来引导大家提前培养这种能力。直到我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国内95%的研究生根本不需要用英语写作,所以在研究生英语写作中考察真正的英语写作能力真的没有必要。

那么,考研英语作文的本质是什么呢?然后往下看。

02考研英语写作考察总结规律和提前准备的能力。

如前所述,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真正的英语写作能力。为了避免考上考场后补,明智的应试策略一定要提前准备。20年来,作文题的命题风格一直很稳定,命题人传达的信息是,大家要从历年公开的作文题中找出规律,平时努力,提前准备。

提前准备需要足够专业,减法需要做,从一个点、一个角度提前准备几个普适性很强的语料库框架,用这些框架练习到尽善尽美,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在考场上稳定无误的输出。

记住,不要幻想手工劳动可以代替真正的提前准备。总有人主张背二三十篇,然后会“自然而然”写一篇作文。诸如“语感”、“掌握”、“内化”等方法,都需要几年的积累和一天的输入。对于只复习了几个月考研的人来说,这些方法就像玄学一样,很有可能背了30篇还是会一头雾水,所以大家还是会疑惑。

如何提前准备好自己的作文语料库框架

怎么组织?先看看历年真题。

如前所述,写作的内容不如语言的形式重要,所以要坚持“繁而简”的原则,用最简单的思路去考察真题。

历年真题考查了一些热点话题。比如2006年,偶像崇拜受到考验,因为“超女”在全民中掀起了偶像崇拜的热潮;2013选择高校毕业生,是因为中国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700万大关;2015考试沉迷手机是因为智能手机全民普及;但真题更多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品质,比如自信、坚持、良好的习惯。不管你拿什么,都很重要。作为选拔高学历人才的国考,选题是重点,不是提倡什么就是批判什么,批判的东西一般都是负面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