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做什么?他们现在很难找到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如下,

1.大部分大学都没有做职业规划。

大学生要到大四才开始准备就业,应该在大学(甚至中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认识自己,二年级对职业感兴趣,三年级有目的提高专业素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了从学生到专业人士的角色转换。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目标比较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和专业结合起来。

大部分同学参加“人才交流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准备。因此,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信心。大学生沟通会成功率一般在30%。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应该在入学(高中)前就做好职业规划。在确定自己的专业之前,要进行自我评价→职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选择→路线选择→目标确定→行动计划和目标→实施→评估和反馈,并做这样的流程操作,在校期间不断完善和补充,从而发展自己和社会。

2.“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的大学生已经步入社会。

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主导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年轻,健康,接受新事物快。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的反复扩招,大学生素质和培养水平下降,大量“有文凭但没水平、有学历但没能力”的学生进入社会。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一知半解,大部分都需要企业培训来改善和提高。企业需要的是能被使用并且用得很好的人才。所以就出现了“中间差”的情况。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3.大学生能力水平低,尤其是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和思想上,不可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许多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努力学习。到了大学,他们不再努力学习,不再关注市场变化和社会变化,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考试上。

4.大学毕业生不良的就业心态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个方面。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一毕业就想拿高薪,找好职位,把人往地里扔,人为造成找工作难。

5.“找工作比考研还难”。社会实践证明,本科、硕士、博士也会继续学习,不利于人才成长。在发达国家,继续学习仅限于一些专业,要求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允许研究生学习。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和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研究生找工作的成功率也开始下降,找工作的难度也凸显出来。

6.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企业中失去了时效性或者无法转化。企业表示,实践知识的应用率很低,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所学不能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而且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更高层次和岗位的需要。我国大学生独立完成工作大约需要1年,而发达国家大学生只需要2-3个月。

许多学生反映,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如果他们想掌握本专业更先进的知识,他们不得不通过上网,去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大部分精力都是应付考试,考完试后几乎把所有的知识都忘记了。

7.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服务,也缺乏自己对就业和择业的探讨。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准备高考,形成讨论习惯,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和适用性,掌握自己专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和企业产品,经过充分的调查分析,选择地区、行业和企业就业。

8.中国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将使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000万(2010年大学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0万)。以中国每年10%的经济增长计算,每1%的经济增长带来801万个就业岗位,每年有近1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了相对增加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

9.片面的“人才观”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就业困难。在我国,“一切低人一等,唯学问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还相当严重,造成广大毕业生想挤进大机关、大事业单位、国企等好单位,都想去大城市。没有人愿意去一些偏远艰苦的小单位和行业,导致独木桥拥挤。

10,一方面大学生有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每个单位和企业都有一个金字塔形的人员结构,由基础人力、基础人才、管理人才、R&D人才和决策者组成。级别越高,对人员的需求越少。如果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想往上走,需求小,竞争强,那么就业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中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2%,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阶段。大学教育更多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如果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思想上,大学生得天独厚,人才栋梁,在社会上找到最好的位置会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