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的由来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专栏整理收集了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我整理了一个关于金箍棒起源的民间故事。请跟随我的脚步去看看金箍棒的来历。

西游记中出现了很多兵器,但只有孙悟空的金箍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靠这根铁棒,孙悟空在天宫大闹一场,降魔降魔,不仅创造了“猴王”的称号,也保证了艰巨而危机重重的佛经顺利完成。应该说,金箍棒在孙悟空的人生履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箍棒的来历。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去东海龙王那里寻宝。龙王拿出了大卫刀、九足叉、方天戟等武器,但孙悟空总觉得太轻,不喜欢。龙王说没武器了的时候,龙女的及时提醒让孙悟空的寻宝之旅“前途一片光明”。这时候金箍棒登场了。原来是大禹治水时的“定子浅河深海”的神功。第二个奇迹是,它通常静静地躺在海底,不为人知,但这些天它“充满阳光和精神”第三个神奇之处是金箍棒上刻有一行字,名为“如意金箍棒”,重13500斤。第四个神奇之处是,起初它“大约有一百蒲式耳厚,二十多英尺长”。悟空想让它更短更细的时候,它就能“如预期”地变化,最后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

在这里,作者为金箍棒赋予各种魔力可谓煞费苦心。人们常说“宝剑赠英雄”。对于孙悟空这种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大英雄来说,只有这样神奇的金箍棒才能配得上,简直是绝配,相得益彰。

然而,这还不够。在第88部小说中,作者特意用了一句诗句来“报告”金箍棒的四面八方:

鸿蒙系统首先宣判陶铁,这是大禹的亲戚们成立的。湖,海,河,有浅有深,我也曾经知道这件伟大的事情。当年削山治水,住在东阳镇海阙太正常了。久而久之,彩霞能消散能量,光洁如新。我有未来,也改不了。小但像针结。大名如意金箍棒,天地一绝。应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厚或薄,可生可死。他还帮我在天宫闹事,还和我一起攻地穴。胡夫龙无处不在,魔鬼荡怪方彻。仰望太阳,鬼神畏首畏尾。混沌仙子流传至今,原来不是凡人铁。

从这段诗句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的宝物,是曾经拯救天下、帮助国家的宝物。读者可能还记得《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它的来历也非同一般:原来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一块“顽石”。“通灵宝玉”本来是指望补天救世的,但没派上用场。它的结局暗示了贾宝玉最终让贾府难堪的命运。但是金箍棒不一样。也为拯救世界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甚至可以说是辛苦了。不就是因为作者希望孙悟空能靠这一根铁棒“降虎降龙”、“炼魔晃怪”以救万民于水火吗?其次,如此非凡的宝藏为何在深海中沉寂多年,没有受到重视?作者在此为读者设置了这样的悬念。抛开索引器复杂的考证和假设,我们至少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千里马常见,伯乐不常见。”金箍棒是“千里马”毋庸置疑,可惜东海龙王不是“伯乐”,不仅不是,还是个缩头缩脑、胆小怕事、喜欢报告的“小人”。金箍棒在他手里的命运可想而知。利用这个细节,作者说明悟空是真正的“伯乐”,是真正的英雄。另一方面,他也暗示了对黑暗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一些讽刺。第三,金箍棒的名字叫“如意”,自然不同于一般的武器。它是多变的,可大可小。大的时候可以“藏于宇宙”。小的时候只有一根绣花针的长度。金箍棒完全随悟空喜好而变,悟空可以使之得心应手,为其西天取经途中附身妖魔鬼怪增添无穷力量。

金箍棒对孙悟空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小说第四回,悟空自称“齐天大圣”,因为嫌他纱帽小,玉帝派天兵捉拿悟空。在悟空与先锋巨灵神的战斗中,金箍棒第一次显示了威力。面对“举世闻名”的巨灵神,悟空只是“轻轻转动铁棒,头上满是麻木”。悟空还没发力,巨灵神就全身麻木,悟空“撞头”,于是宣化斧断为两截。一松一紧,一强一弱之间,人们对金箍棒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对抗哪吒的过程中,金箍棒展现了威力的另一面:哪吒变身三头六臂,手持六种武器,恶毒地“拳打”悟空。而悟空也不示弱,变身三头六臂。他把金箍棒变成了三根,六只手面对面地握着这三根棍子。后来,金箍棒变成了千千,“像半空中的雨滴和流星”。遇到强敌或者大量对手,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变成一千个,在千怪万怪中如入无人之境。至于那些小偷强盗,那就更重要了。轻轻一压,立马变成肉饼。悟空的棍法可谓娴熟、脱俗、天衣无缝,有时甚至赢得了妖精们的称赞。第五十四回,独角王与悟空交战时,连连叫好:“好猴子!好猴子!真的是闹天宫的本事。”可以得到对手的称赞,金箍棒的神奇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金箍棒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变成各种器皿和工具,帮助孙悟空在关键时刻脱险。比如第六十五回,悟空被黄眉怪套在金钹里。悟空先把一根铁棒变成扁担,撑起金钹。失败后,他把金箍棒变成钢钻,在康金龙的墙角钻了一个洞,得以脱身。耐人寻味的是,在对付普通劫匪和小恶魔的时候,金箍棒非常厉害,走到哪里都显得所向披靡,但是到了那个厉害的恶魔面前,威力就大打折扣了。小说里有很多场景是孙悟空和怀孕的妖怪打成一团,不分胜负。金箍棒坏了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大部分妖怪都修行多年,往往有天上的神和菩萨做靠山。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妖怪强大的魔力,折射出西天取经的跌宕起伏和艰难。因为金箍棒是孙悟空驱邪的工具,一旦丢失,损失会很大。

小说里写了两次悟空丢了金箍棒。两个损失不一样,一个是被套,一个是被盗。再来看第50次和第51次,悟空与独角王交战时,金箍棒“被闪亮的白钢钎斩断,使孙盛达赤手空拳,翻筋斗逃走。”当怪物胜利返回洞穴时,悟空失去了理智,失去了主见。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悟空一旦丢了金箍棒,平时的机智和勇气立刻消失了。无奈之下,他跑到凌霄厅求助,先是“唱了一声大叹”,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

葛仙翁取笑他的时候“猴子算什么?”悟空答道:“我不敢!不敢!不是我尊敬你,我今天也不擅长。“此时的孙悟空,哪里还有什么大闹天宫、藐视一切的影子?而正是金箍棒让他改变了这么多。回头看第89次。当悟空兄弟的武器被放置在天祝县裕华县的工厂院子里时,他们被黄诗景俘虏。悟空一听说包头山虎口洞有妖怪,立刻“呼啸而去”,可见其急切之情。悟空在路上遇到两个狼精,想杀了他们,但是他们手里没有武器,他只好用固定不动的方法阻止他们。金箍棒失而复得,悟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忘了“多改变自己的形象”。现在他已经放弃了所有技能,一路命中。总之,在去西天的路上,有了金箍棒,悟空可以呼风唤雨,可以驱魔,可以荡来荡去,但是一旦失去了,就失去了理智,没有了主意。伟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孙悟空的苦难和* * *的生死兄弟。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孙悟空不用其他武器而用金箍棒?其实这恰恰体现了作者的别出心裁。原因有三:第一,金箍棒符合孙悟空做猴子的性格。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对武器的描写往往成为人物塑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张飞的张霸蛇矛,jy的巴拿克斯,鲁的禅杖等等。他们有一个* * *共同点,都是外形奇特,强壮勇敢。因其造型奇特,能震慑敌人;因为坚强勇敢,所以表现出了勇气和愤怒。金箍棒符合上述特征,猴子玩枪的天性就是这一点的完美注脚。二是金箍棒反映的文化心理。金箍棒是“海中之宝”,它也帮助了世界和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家和人民的“天柱”。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暗示这一点,希望孙悟空成为国家稳定的“顶梁柱”。作者生活的明末,朝鲜政府战败,人民苦不堪言。作者放眼天下,却找不到一个能把所有人从水火中拯救出来的英雄,自然把希望寄托在了笔端上。第三,与剑、矛、戟相比,金箍棒更“温柔”。冷兵器时代,剑、矛、戟往往极具攻击性,用刀砍剑的结果就是杀敌。正所谓“剑无眼”,剑与影之间,只剩下血肉模糊,残肢断腿,血气必然充斥纸面,与小说崇佛戒杀的基调格格不入。小说里悟空用金箍棒打死强盗妖精,往往只是被压成肉饼。虽然他的脑浆有时会炸裂,但恐怖程度远不及血肉横飞,更重要的是不会导致尸横遍野。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小说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成功的人物,他对自由的热爱和对邪恶的憎恨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神奇非凡的金箍棒的出现,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画龙点睛,大大强化了人物特征,使孙悟空的光辉形象在读者心中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金箍棒的起源就在这里。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太狼考研逃犯古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