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技术课程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一些创伤后的功能障碍,尤其是情绪创伤,我们经常采用叙事疗法,其理论来源于行为主义的系统脱敏。李明老师在北京首都博仁的课程中讲过,叙事治疗的具体操作是通过精神分析技术找出与症状相关的事件,然后通过叙事表达出来。在一遍又一遍的描述中,通过重新经历、体验和脱敏,并在过程中加入认知调整、情绪宣泄和后期告别仪式,创伤性事件最终会变成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不再影响他们的生活。

1.叙事疗法使用适当的方法寻找缺失的片段,从而使因泛化而导致的错误认知和归因得以澄清。

比如:“我爸爸是个不合格的爸爸。”

“哦,从你出生到现在,他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有没有某个阶段是合格的?你觉得他最不合格的时期是什么?这样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和你今天的问题有多大关系?”

并且:“我的人际关系一直很不好。”

“看来人际关系对你来说是一件很困惑的事情,但是有例外吗?比如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人际关系没有对你产生实际影响?还是你的人际关系其实是正当的?”

2.发展双重故事,自己想办法解决。

比如面对考研和工作的冲突,通过自我对话,不断寻找冲突的原因,反复表达矛盾的核心。最后,来访者会明白是什么问题让他们犹豫不决。当这些影响他们决策的复杂的、不好的思维模式、不安全的假设、消极的思维都解决了,他们才能坚定的做出决定,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必然的责任。

3.叙事疗法提出,重点应该放在你曾经绊倒的地方。

也许是从未对别人讲过的创伤,也许只是记忆处理的阴影,但你真的感受到了伤害,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时候有没有客观性,事情是不是真的发生了都无所谓,也无法澄清。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你的感受。

通过叙述、宣泄和眼动技术,我们可以重新调整这些画面,重新体验,重新体验,完成我们未完成的工作,把它从一个创伤性的事件变成一个不幸的故事,我们的感情会减少,症状会淡化。

4.叙事疗法:讲述自己的人生发展故事,找到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产生新的认知,发展积极的行为。

有可能我们并不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也许我们担心和焦虑的东西,本来就值得我们担心和焦虑。也许我们害怕的东西是所有人都害怕的。也许我们纠结的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当我们能在人生的河流中顺流而下,我们会发现更多新奇而有意义的人生风景。如果我们一直逆流而上,我们很可能会在自己制造的漩涡中打转——筋疲力尽,无法前进。

5.叙事疗法认为,把问题和人分开,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

我们不能让一个30岁的人承受20岁时犯下的错误,也不能让一个26岁的成年人一直承受3岁的创伤。所以我们应该和那些不好的经历分开,因为那些故事都是过去的,后悔和责备只能浪费我们今天的精力,所以我们应该告别过去,学会活在当下。

6.由点及面,在黑暗中寻找亮点,扩大光芒照亮人生。

总会有例外。当出现例外时,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找到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学会在咨询中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