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目录[隐藏]

业务培训目标

业务培训要求

主要学科

主菜

重大专业实验

知识结构要求

就业方向

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的商业培训目标

业务培训要求

主要学科

主菜

重大专业实验

知识结构要求

就业方向

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

[编辑本段]业务培训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的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工程(如火力发电厂工程、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等)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安装、开发和营销工作。在优厚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专业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为以下四大方向:(1)热能与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机与汽车工程方向;(3)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主要侧重于电能转化为机械功;(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用机械功转化为电能。

[编辑本段]业务培训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能量转换和有效利用的各种理论和技术,基本上是现代动力工程师培养;具备动力机械和热力设备的设计、运行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他们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有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有正确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2.系统掌握本领域技术理论的广泛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力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控制理论、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等;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一专业方向的必备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能源转换利用和热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本能源与动力学科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学生应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广泛的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热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技术知识。毕业生可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维修、规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本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编辑本段]主要学科

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和机械工程

[编辑此段]主菜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编辑此段】重大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

[编辑本段]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知识可以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语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知识,具备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和工具。能够检索中外文献。自然科学知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学科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知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知识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专业知识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不同的专业方向而有所不同。(1)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主要掌握热能动力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知识。(2)热机与汽车工程方向是掌握内燃机(或涡轮)原理、结构、设计、试验、燃料与燃烧、热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机传热与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知识。(3)制冷低温工程和流体机械。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热工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与空调及低温的各种设备与装置、本方向涉及的各种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维护和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电站自动化、电气工程、电站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知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现代测试技术知识。即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正确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2)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外语为英语的,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含四级)。(3)系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电工电子基础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4)熟悉1 ~ 2本专业领域的专业方向或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其前沿和发展趋势。(5)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查、文献查阅、基本技术、操作、操作等基本技能。(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相关问题。(7)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本段]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及相关科研院所、设计院、高校、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制造、测试、管理和教学工作。

[编辑本段]修业年限

一纪

[编辑此段]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烟台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国季良大学西华大学科技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Xi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五年制)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太原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东华理工学院集美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和技术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西北A&F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李典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燕山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五年制)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茂名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Xi安交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燕山大学中原工学院新疆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其中,bold为国家重点学科)

能源动力学目录[隐藏]

一、中国能源与动力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1。形成期

2.计划经济的调整

3.新调整

4.现状

5.国外相应专业设置的比较

二、能源与动力学科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

国防安全问题

三、能源与动力学科的主要特点1。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2.不同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

3.对国家政策法规和发展计划的依赖

4.基础知识的广泛适用性

5.专业方向对口

四、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要点1。中长期发展规划

2.能源人员培训要求

1.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体系。

2.不同规格培养目标的初步研究

(1)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2)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3)部分高校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建设。

(4)建议教育部推广继续教育制度。

一、中国能源与动力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1。形成期

2.计划经济的调整

3.新调整

4.现状

5.国外相应专业设置的比较

二、能源与动力学科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

国防安全问题

三、能源与动力学科的主要特点1。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2.不同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

3.对国家政策法规和发展计划的依赖

4.基础知识的广泛适用性

5.专业方向对口

四、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要点1。中长期发展规划

2.能源人员培训要求

1.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体系。

2.不同规格培养目标的初步研究

(1)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2)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3)部分高校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建设。

(4)建议教育部推广继续教育制度。

[编辑此段]一、中国能源与动力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

1.形成期

中国的能源与动力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置在机械系的动力组单独设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方面一度更加细化。50年代初只有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专业,后来有了制冷专业和风机专业,又细分为压缩机、制冷、低温专业。50年代末,核能专业成立,60、70年代,一些学校陆续开设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与动力学科的专业依次包括锅炉、汽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核能工程等11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为教学的基本格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前身是水电站电站专业。这个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防洪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水利机构,如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65438-0958在这些院校和Xi交通大学水利系(Xi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开设了水电站电站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恢复高考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1984本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涵盖了原水动力工程、水电站厂房、水电站动力设备、水力发电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力发电与提水工程等。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了该专业。1998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与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新增专业包括原热机、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工程制冷与制冷工程等9个专业。

新挑战

能源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涉及多领域高技术的综合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包括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大中型国有企业机制的转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挑战以及能源电力领域技术的发展,考虑到中国核科技工业“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国能源电力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

能源动力和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占商业能源消耗的76%,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探明剩余储量。)而且可利用的生命非常有限。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化石能源的剩余储量为煤92年,石油20.5年,仅为世界储量的一半。天然气有63年的历史了,优质能源非常稀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逐年增加。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存在非常危险的潜在危机,比世界整体能源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国际能源竞争越来越激烈。一系列国际问题,从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到中日对俄罗斯输油管道走向的争夺,都是国家间能源战略利益冲突和斗争的具体反映。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2.不同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

能源与动力学科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以热能动力工程为例,涉及以下学科:(1)热能学科;(2)力学;(3)机械制造学科;(4)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科学;(4)水力发电学科;(5)化学。为适应20世纪初中国能源学科发展的需要,各专业课程中应适当安排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美国各种设有机械系的高等院校,专业研究范围如此广泛(包括信息控制、生物力学、MEMS等。除了机械和热流科学),这也与本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密切相关。同样,核科学与技术专业不仅要以传统的热、电、机械、强/弱电为主,还要与新兴的信息、生命、生物、能源交叉。

3.对国家政策法规和发展计划的依赖

能源与动力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发展政策。最典型的专业是核工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没有投入新的核电项目,使得我国高校的核电教师一度生源不足,有的甚至准备跳槽。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核电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需要核能的毕业生数量超过了可以分配的毕业生数量。

4.基础知识的广泛适用性

节能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节能的知识不仅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几乎所有工科学生都要掌握。这就要求不仅要培养本学科的专业人才,还要承担起向所有工科学生教授节能技术的任务。

5.专业方向对口

目前我国能源与动力学科的不同专业方向服务于不同的工程技术领域,或多或少都打上了产品专业的烙印。不仅在冷方向和热方向,主导专业的工作机械和系统差别很大(比如冰箱和电厂),同样的专业方向,比如热方向,锅炉和汽轮机差别也很大。因此,对于以零距离模式培养学生为目标的专业和学校来说,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相应的专业单位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意义重大。在每年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一些专业工厂希望找到进厂后能立即从事本专业具体技术工作的学生,但目前的宽口径培养方式无法满足这些单位的需求。因此,急需解决能源电力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与大多数能源电力企业在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上强调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在确定能源与动力学科的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重视这些特点。

【编辑本段】四。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要点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促进和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21世纪,中国在能源问题上面临以下挑战:(1)人均能源消费低:中国一次能源消费1.48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虽然能源消费总量大,但人口太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能源效率低:我国能源效率约为31.4%,比先进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比先进国家高30%以上;(3)人均能源资源不足:我国水电资源世界第一,煤炭探明储量世界第二,石油探明储量排名11。然而,中国人口众多。中国煤炭人均探明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208吨的70%,石油是11%,天然气是4%。甚至人均水电资源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需要调整:中国高度依赖煤炭消费,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5%。过度使用煤炭必然导致效率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针对上述中国能源形势,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中已采取相应措施。这些现状和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是我们考虑能源动力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

1.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是以保障供应为主线,实施“节能优先、供应安全、结构优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远近结合,分阶段部署,力争用三年时间(15)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节能优先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保证我国中长期能源供需平衡的前提。中国人口基数大,到下世纪中叶将超过15亿。无论从国内资源的可利用性还是从世界资源的可利用性来看,中国只有创造高于当前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效率,才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达到资源有限的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如果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替代现有的落后技术和设备,总的节能潜力可以达到目前能耗的50%。如果用现有的国内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落后设备进行更新,总的节能潜力可以达到目前能耗的30%。(2)优化能源结构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化国家都采取了以油气燃料为主的能源路线,逐步降低固体燃料的比重是世界各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系统成本、提供高质量能源服务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直保持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结构,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弊端日益明显。中国要改变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状态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优质能源占比太少,先进国家油气占比60%以上,现在中国20%。到2020年,水电和核电可分别占一次能源的10%和3.7%。可见,能源供应的质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各种高质量的清洁能源。从全国来看,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还需要很长时间,但一些大城市能否率先实现高质量的能源供应?(3)发展洁净煤技术煤炭仍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主要能源,因此煤炭的清洁利用必然是能源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长远来看,应减少煤炭在终端的直接利用,增加煤炭转化为电和气体及液体燃料的比例,必须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4)适当发展核电,加快核电国产化,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形成的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能力,以中国为主,对外合作,以有竞争力的电价为目标,实现核电国产化。同时,积极支持中国自主开发新一代核电站,为“十一五”及以后的核电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也将核电及核燃料设备、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等列为重点领域。(5)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降低进口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替代石油:一是采用水煤浆替代石油,应积极推广这一技术;二是煤炭合成液体燃料,现在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合作研发;第三,生物质液化可以引进技术或合作生产;四是发展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车。(6)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只有可再生能源才是清洁能源。因此,可再生能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近年来,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技术逐渐成熟,经济逐渐被人们接受。一些欧洲国家计划在2065,438+0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达到65,438+00%,中国政府也制定了65,438+06-2065,438+0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求可再生能源的实际使用量从目前的近300Mtce增加到65,438+05年的390Mtce。

2.能源人员培训要求

上述《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未来5 ~ 10年内能源与动力学科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下要求:(1)大力培养具有洁净煤燃烧技术知识的人才。(2)大力培养从事核电和水电技术的人才。(3)培养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人才。(4)使所有接受培训的人才掌握节能理论和基本节能技术。(5)大力加强能源预测和规划人才培养。五、中国能源与动力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1.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体系。

(1)多层次——根据我国高校和学科现状,能源与动力学科人才层次可分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2)多规格——在本科层次,根据学校定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人才规格:1)研究型大学(更准确地说是研究型专业)毕业生。2)教学研究型大学毕业生。3)教学型大学毕业生。4)高职院校毕业生。

2.不同规格培养目标的初步研究

(1)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培养学术型和复合型人才(研究型和应用型)是研究生考生的主要来源;专业教学内容可偏向通识教育(详细要求和规格待补充)。(2)教学研究型大学毕业生——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部分学生构成研究生考生来源;教学内容以宽口径专业为主。(3)教学型大学毕业生——培养应用型学生,部分学生为复合型,专业教学内容可宽口径、大模块结合。(4)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应用型学生,以专业模块为主要教学内容。六、能源与动力学科发展的研究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