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改革的意义

高考的意义是什么?高考改革何去何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成功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多样化。今天的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考仍然是国家选拔人才、打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我国的高考和高校招生中,仍然存在着“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加分泛滥”、“高考移民”等现象,毛毯厂中学、衡水中学等一大批高考梦工厂应运而生,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使他们难以生出贵子。

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天平,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检验高考改革的“试金石”。回顾40年的高考改革,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服务考生,让考生在更加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其具体表现是将权力下放给候选人,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了高考科目,扩大了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权。2014新高考改革,科目改革被认为是最大的“亮点”。高考科目调整为3+“6选3”或3+“7选3”,取消文理分科,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科目选择权,随之而来的是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满足学生的选科、选课要求。二是取消不合理限制,扩大学生报考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陆续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婚姻限制等措施,允许考生重复报考,特别是为了适应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给予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权利。三是增加考生选择考试和学校的权利。在考试选择方面,新高考改革明确,部分科目(如外语)将进行二次测试,将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并对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进行分类,不仅使考试评价更加科学准确,也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在择校权方面,国家允许部分高校在高考结束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性格自主招生。同时,新高考改革取消“三本”,合并录取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或高校专业分组志愿,既促进了高校的平等竞争,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也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将兴趣与选择高校和专业结合起来。

此外,近年来,我国为营造更好的高考招生公平环境,进一步扩大高考“一卷”范围,减少奖励“加分”,向农村倾斜,统筹招生比例,考录分离,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必将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惠及民生的工程,高考是举国关注的大事。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考生和家长的神经,需要慎重。让我们紧盯公平,坚持正义,在高考改革的浪潮中走得更好、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