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在心理学上是什么意思?

美国心理学家高夫(Gough .)编制的克利福德心理调查表简称CPI。

它的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作者早年从事MMPI研究,在量表构建上受到实证规范方法的影响。出于兴趣和对正常人格进行心理评估的需要,笔者编制了CPI。从最初的两个分量表(进取能力和忍耐力)开始,量表不断发展和补充,到1956正式出版时,已经包含480个题目,涉及18个人格变量。作者将每个分量表称为“民间观念量表”,认为这些观念存在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类社会中,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自然形成的,也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行理解、分类和预测时常用的。

CPI的编制希望在人格测评上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标是基于理论上的考虑,希望使用或发展的一套描述性概念能够与个人和社会相关。第二个目标是基于实用的考虑,使秤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应用广泛。作为国际上几个经典的人格测验之一,CPI的信度和效度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根据Piotrowski和Keller1993对美国主要临床心理学培训项目的调查,在大学要求博士生熟悉的五项人格测试中,CPI排名第二,仅次于MMPI。

《心理测量学年鉴》第九版(1985版)列出的CPI相关文献数量在所有多维人格中排名第四。同时,CPI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可以用来预测学生的成绩和创造潜力,可以为专业选择提供指导。在管理心理学方面,可以用来为应聘者的管理潜力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提供参考。在国外,它被认为是一种在人员选拔方面很有潜力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