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术语解读

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之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种社会形态。文学的起源必须追溯到史前,也就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的人类历史阶段。当时的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先秦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体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这个时代是从天下分封制的统一到诸侯不同政策的划分,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大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反映了中国以分求统一的时代基本特征。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包括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标志着中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作为后世历史传记文学源头的历史散文,小说和戏剧,反映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杂文,先秦时期的寓言,作为中国寓言文学鼻祖的浪漫主义巨著《楚辞》等等。多姿多彩、斑驳陆离的先秦文学,为中国2000年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谣神话

1)文字产生之前的歌谣和神话传说。

古籍中记载着古代民族的民歌和神话传说。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词”:“土,反其家!水属于它的山谷!昆虫,不要做!草木,归其泽!”这是一首农事祭祀歌。此外,《吴越春秋》卷九还有一句“奏歌”:“断竹,续竹,飞土,逐杀。”这首诗反映了原始人制作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简单,但有节奏。显然,这是一首非常古老的歌谣。

先秦文学2

神话是远古时代先民的集体口头创造,用以艺术地解释和描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国的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山海经》最具神学价值,是中国古代保存神话材料最多的一部书。这些神话大致可以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女神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都很有名。

2)文字出现后书面文学的萌芽。

文字产生后,中国文学脱离了传奇时期。甲骨文和一些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为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发展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诗经

《诗经》现存305部,分《风》、《雅》、《颂》三部。

风,全国各地的民歌,是诗经的精华。它唱出了爱情、劳动等美好的事物,也唱出了乡愁和反压迫反欺凌的遗憾和愤怒。经常采用反复吟诵的方式,一首诗中的每一章往往只有几个字的不同,可见民歌的特点。

雅俗分雅俗和潇雅,多为贵人祭祀、祈福丰年、歌颂祖先的诗词。《大雅》的作者是一位贵族学者,但他对现实政治不满。除了宴歌、祭歌和史诗,他还写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潇雅也有一些民歌。

先秦文学1

《颂》是祠堂祭祀的诗。《雅》和《颂》中的诗歌对研究早期历史、宗教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孔子曾把《诗经》的宗旨概括为“无邪”,并教育弟子把读《诗经》作为自己言论和行动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的人很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五经之一。

以上三部分,赋40篇,雅105篇(6篇无诗,不算),丰数量最多,* * * 160篇,共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历史散文是在史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成熟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基础性意义。孔子编纂的《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编年体史书的鼻祖。它的风格和“笔法”对后来的散文产生了经典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左传》、《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有详细记载的编年史著作,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突出的作品。《国语》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史书,汇集了各国的史料。

第三阶段以战国政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家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期谋士、军事家的言行。

哲学家散文

诸子百家的杂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百家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墨子》是墨子及其后期研究的著作汇编,反映了以墨家为代表的小生产者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明显的文学性和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作品。它融合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精湛的诗歌语言,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作品,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散文体现了从书目到专论的过渡,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在于其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期研究的著作,也是道教的又一经典。他的文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在先秦诸子中享有盛名。他精彩的思想,汪洋恣意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他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春秋为代表。《荀子》多为荀子所写,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他的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述透彻的专题论文,标志着先秦推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作。文章犀利朴实,体现了法家文章的基本特点。《吕氏春秋》是的集体创作,是先秦学术思想的大型总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楚辞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音乐、语言、名物等具有楚国地方特色而创作的诗词赋。西汉末年,刘向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楚文化独特的审美特征,加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独特的人格品质,造就了楚辞文学的辉煌,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