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梅川设计研究生院

第一类:重庆大学。985+211,重庆无可争议的领头羊,成立于1929。先后出了李四光、马寅初、何路、柯昭、吴冠中等十余位大师级教授,尤其是中国建筑排名前八的建院合并后,在建筑、城市规划方面名列前茅,电子、机械等老王牌也很强。但是文科比较弱,文学不如西方大学,外语不如四川,艺术不如川美,商科不如工商,会计不如理工,影视学院没出好演员,舞蹈专业被封了。

一等补:西南大学。211高校,因为以前专修师范类,和专业差距明显,但是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都是重庆第一,出过吴宓等大师。西农合并(原西农合并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后,农学尤其是蚕桑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影响。但与各大高校相比,理工科差距明显,只能排在一流的补充(从学术定位来说,博士点还是比二流高校多)。

二类: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前者有1977,78,79届的辉煌,很多校友在政法系统身居高位。但自从司法部划归重庆,法学系在全国高校普及后,学校地位明显下降。后者有1990-2000的辉煌十年。但随着医生饱和,非博士生就业难,医患矛盾突出,职业风险加大,报考的精英锐减,地位大不如前。然而,瘦骆驼比马大。从学术定位来说,博士点和硕士点还是远远多于二类教辅书、其他书和三流大学,所以这两所大学还是有资格排在重庆第二的。

二类补充: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两所大学默默无闻,但从那时起,它们利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优先发展交通和通信。前者在通信方面发展很快,后者在道路桥梁方面发展很快,开始有全国性的影响力。相关专业现在已经成为申请和就业的热门话题。就招生和就业而言,两所大学都超越了西方政治,重视医学,但主业之外的专业毫无优势,处境凄惨。

二类分册: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这两所地处重庆、拥有“四川”称号的高校,有着相似的特点——在专业范围上具有全国影响力,但专业范围狭窄单一,不适合与其他高校进行综合实力对比,因此被归为“另一本”。从80年代到90年代,美院出了、程等一批“准大师”。比较好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绘画、动漫、设计赚钱。川美在业内的知名度比川外高,但川外的小语种(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是毕业生就业和高薪的保障,是川美无法比拟的。

第三类: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解放军通信学院)。石崇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所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大学。数学和语文两个专业曾经辉煌过。但这20年来,一切都是金钱至上,找钱乏力的文理学院地位下降。但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生占据了重庆教育界的半壁江山,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新闻界占据了很多位置,这也让重庆师范大学在社会上保持了一定的地位。重庆工商大学的“父亲”是重庆地方政府“渝州大学”的私生子(1978年,没有校舍就挂上了大学牌子,长期不被教育部承认),“母亲”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一所市属中专“财贸学校”升格为专科“重庆商学院”。两者结合在学术文化传承上明显“贫血”。但由于裙带关系(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和重庆市市长王是兄弟),近十年来得到了大量的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商业特色明显。重庆理工大学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原重庆工学院)。近年来努力打造汽车和会计两大品牌,在市内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最近升级为“重庆理工大学”,士气高涨,但偏向理工科。它的综合性与师范大学和工商还相差甚远,社会影响也略小。这三个学校都没有博士点,重庆师范大学有50多个硕士点,重庆理工大学有16,重庆工商大学有9个。历史积淀、学术地位、师资力量都有明显差异。

第四类: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大学是由重庆两所老牌中学石油学校和钢铁学校合并而成,升格为专科学校。石油专业有一定实力,就业好,工资高,但是工作环境艰苦,适合男生。

第四分册:重庆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分别更名为原万州、永川、涪陵师范学院,以师范教育为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