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出国和考研

兄弟,兄弟,我愿意试着回答。

1首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分两部分,一是建筑与排水,二是水处理;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偏向后者,导致前者就业前景更好,当然后者也可以。

同济大学在本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高校方面排名第一,或与清华、哈工大并驾齐驱。如果真要分的话,同济大学的建排水更强,当然水处理也不弱;清华大学也是;哈工大更倾向于水处理方向(据我所知,目前市政工程只有三位院士,李、杰森、都在哈工大,杰森在北工大兼职)。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让兄弟们知道自己的位置。这三个学校都是业内最好的,其他都不在一个档次。说这些的目的是想突出一点:同济大学真的很难考,不是攻击兄弟,是说实话。但是,如果兄弟们真的有实力,他们真的有实力。你不妨试一试。这也是事实。估计兄弟们可能会成功,但没那么绝对的人是对的。我只知道去年我们专业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四年都是这样,真的很牛逼)。在我们眼里,默认就能考上,结果大概260。不知道,国家线295,让我们很惊讶。考起来有点难,但是如果兄弟们真的有能力,可以试试,可能会成功。毕竟每年都会有人考上同济。不过话说回来,我哥是沈阳建筑大学的(业内挺有名的,但是职位太低,很适合考研),他有优势,尤其是复试。

考研是一种职业。只有参加了考试,知道了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获胜。一般大三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始准备(下学期准备比较多),坚决、积极、坚决的打一年就够了。当然,有些纯考研党(在我看来,他们不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学生活)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准备考研了,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很难知道结果是好是坏,因为各种结果我都听说过。

建议:除了大一大二的学习,要过好大学生活,要得到滋养,因为大三以后要学习很多专业课。如果考研,要了解考研信息,开始规划,开始准备;工作的话也要了解一下情况,做个简历,就不会再闲着了。框架内,顺其自然,相信我,没错。

2.我把你的行为定义为微跨,没有跨专业那么严重,属于专业内跨专业。无论是质证还是微质证,都有成功的,但很少,很少。此外,总的来说,经过许多努力,我们取得了令人心碎的结果。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两个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考上了长安大学的市政工程,他们进入了复试。他们是环境工程硕士,从市政工程硕士转到了环境工程硕士。真可惜。

举例:其实考市政比考环保更难,体现在市政考一号和环保考二号。一号和二号的区别在于,从数量上来说,一号是过半,一号是四本,二号是二本。从内容上看,数字一的难度是数字二的两到三倍。2013年英语二普遍比英语一高10-20分,所以自己考虑难度,很难描述。这哥们努力考了市考,晋级得了高分,也进了复试,但是录取结果不理想。他这种情况,长安大学应该是环境工程硕士,全额奖学金。结果他环境工程硕士,要么三等,要么零奖学金,有点可悲。

即使调整成功,学习上肯定没有障碍,但肯定会有难度。信不信由你,我身边就有一个相关的例子,不赘述。

出国留学很好,但要看在哪里。我宿舍现在有个哥们。今天考了托福,对1月18比较了解。美国最划算的不是崇拜的冲动,这是真的,因为即使是美国前100的学校,中国教育部也是承认学历的。虽然你毕业后可能不会回国,但你必须知道一件事。当然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也很好,只是稍逊一筹。

一般留学必备的几个条件,以美国为例:

首先,外教要愿意接受学生,不管是认识的还是花钱买的。钱大概可以,但是估计要花不少钱。

其次,如果你考过托福,似乎好大学的话必须在85/120以上,而且一次申请1500人民币一个月可以考两次托福(或者几次,具体不知道,希望你自己确认),而且托福不容易考,肯定的。这也是必要的。当然要去德国(欧洲雅思),我哥估计要考雅思,和托福差不多。

第三,你必须通过GRE,这样你在国外读研究生或者申请奖学金的时候就可以拿到每月2000美元的助学金。国外消费高,考取这个证书意义重大,但好像不是必须的,但大多数人会选择考,因为经济实惠。

别的我就不说了。

建议:

1.在同济大学读研究生,能做到专业,既是深厚的学术基础,也是自身实力的体现。读研成绩好的话,有机会去国外做交换生,或者去参观很多国内或者国外知名企业。毫无疑问,你有一份好工作。而且毕业后进入优秀公司,出国机会很大。出国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世界知识。无论哪种方式,只要目的不变,一个人就能成功。你必须被录取作为先决条件。

2.出国挺好的,德国也是。不过要有好的经济基础,估计兄弟经济没问题。

兄弟,说实话,两个选项都不错,哪个都行。只是明确一点: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拼搏,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毅力、耐力和努力,做好心理准备。

三思,考虑。

祝哥哥好运,前程似锦,荣耀无限。

本人给水排水工程(现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市政工程研究生。经历过考研风暴,经过磨练,深有感触。本着尽可能帮助哥哥的精神,我愿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