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和中国的军事战略

二战后法国和中国的军事战略

1.法国

在冷战期间,大多数西欧国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而东欧国家是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由于这些国家分别严重依赖美国和苏联的保护,北约和华约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分别是美国和苏联军事战略的延伸。主要区别在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和苏联的军事战略是全球性的,而北约和华约的军事战略主要局限于欧洲。北约欧洲成员中,英法相继建立了独立的核力量。英国长期以来与美国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其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包括核战略,都与美国基本合拍。法国奉行独立防务政策,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形成相对独立的军事战略。

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掌权。戴高乐宣称“法国的国防必须属于法国”,“法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方式保卫自己。”这表明法国将奉行独立于美国和北约的防务政策。

戴高乐认为,在核时代,是否拥有独立的核电是衡量一个国家独立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位的标准。因此,独立的核力量是独立国防政策的基础。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个原子装置;打造第一代核力量战略空军;弹道导弹潜艇和陆基中程导弹研制成功,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戴高乐制定的法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是核威慑。由于法国军事实力较弱,他主张采取“以弱制强”的核战略,在直接使用战略核力量进行报复的基础上建立核威慑,即一旦法国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就使用战略核力量进行报复。这种战略与美国倡导的逐步升级的灵活应对战略并不一致。为了凸显法国的全球大国地位,戴高乐提出了“全方位防御全球”的战略思想,主张法国核力量不要对准一个方向,即不要对准预定的敌人。他还提出了“国家避难”理论,将法国核威慑的避难范围限定在本国境内;在未来的欧战中,北约在西德可能发生的防御战称为“第一战”,在莱茵河以西的法国边境和法国本土的战役称为“第二战”。主张法国军队只参加“第二次战役”,从而将法国从统一的北约欧洲战场中分离出来。这些战略理论使得法国的军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美国和北约。

法国有严重的经济困难。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局势发生了变化。这些促使法国从戴高乐执政后期开始调整军事战略。

在吉斯卡尔-德斯坦执政时,法国人放弃了“全方位防御”,取而代之的是针对苏联的“单向防御”。用“扩大庇护”理论取代“国家庇护”理论,将法国的防卫圈扩大到欧洲及其邻近地区;主张对本土构成最直接威胁的地区进行干预,而不是置身于欧洲“第一战”之外,让法军作为第二梯队参与欧洲“前沿战役”,从而“间接保护”本土;为了满足“扩大庇护”的需要,在保持核威慑的同时,强调发展常规力量。调整后的军事战略既坚持“以弱制强”的核威慑,又兼顾欧洲战场大局;我们不仅坚持独立防御,而且加强了与北约的军事合作。

密特朗上台后,再次调整军事战略。密特朗不同意“扩大庇护”论,坚持将核威慑范围限制在法国本土,而不是卷入法国无法控制的法国境外的任何行动。他把这种核战略称为“自卫战略”。据此,法国不承担参与欧洲“前沿战斗”的义务,尤其是在冲突初期的同盟防御体系中,但不排除在必要时与盟国并肩作战的可能。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密特朗再次调整军事战略,主张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以应对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从应对现实威胁转向应对潜在威胁,从应对单一威胁转向应对多重威胁。调整后,“多向防御”战略取代“单向防御”战略,重点防范来自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威胁;“足够严格”的核战略取代了“以弱制强”的核战略;在坚持核威慑的前提下,核打击的目标将从城市逐步转变为选择性的军事目标;以远程快速介入为主的作战方针取代了局部防御,以便在“出国前战无不胜”的情况下,及时应对远在他乡的危机。

法国还积极推动独立于北约的欧洲联合防务,主张西欧联盟成为欧盟的防务机构,开始组建象征性的欧洲部队,并努力协调与北约的关系。法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调整仍在进行中。

2.中国

二战结束后,中国* * *产党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革命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长期战争的结束,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在长达22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形成了以人民战争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这种思想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诞生在军事装备和技术相对落后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它在当代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在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和弱小国家反侵略斗争中具有广泛影响。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但经济落后,长期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后,中国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相处的原则,在相对温和的国际环境中努力进行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确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抵御外来侵略。它要求:在和平时期,加强战争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一旦战争来临,我们就用旷日持久的人民战争来打破敌人速战速决的企图,采取积极的作战行动来逐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尽快转入战略反攻,发展为战略进攻,彻底战胜敌人。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在防御方向和作战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和发展,而“积极防御”作为一项完整的战略方针从未改变。中国长期以来仍然是一个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在推进国防现代化的同时,仍然把人民战争理论作为打赢现代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根本指针。

中国开始发展独立的核力量。我们已经成功地研制了一枚原子弹、一枚中程弹道导弹、一颗卫星和一枚进入太平洋的运载火箭。作为少数几个拥有独立战略核力量的国家,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就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随着越南战争的扩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特别是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提出了以准备早战、大战、核战争为基础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全国一度处于战争状态,以应对战争的直接威胁,这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长远的国防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对世界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中国认为两个超级大国都有摧毁对方的军事力量,处于均势,但都没有绝对优势;世界上和平与战争的力量在增长;所以有可能长期不发生世界大战,一定条件下可以避免战争;因此,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既要为打赢未来战争做必要的准备,又要建立遏制战争、推迟战争的威慑力量,努力避免大的战争,注意准备各种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根据这一判断,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国提出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从面临战争直接威胁的状态,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建设大局下的正常的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由于这一战略转变的实施,我国裁减军队员额1万,更加注重军队质量建设,注重全面提升军队战斗力和综合国防实力;在军事战略上,从单纯考虑全面战争和世界大战,转向注重研究作战原则,为应对局部战争做必要的准备,而不放弃推迟和遏制局部战争的努力。

冷战后,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亚太地区仍存在一些地区性问题,但中国面临的总体安全环境有所改善。在国防建设方面,中国努力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不断增强综合国防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