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第一区和第二区有什么区别?
教育部根据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对高校进行区域划分,将考生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为一区和二区,并按照一区和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
02
一区和二区的区别。
分类...
一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省(直辖市)。
2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10省(自治区)。
a,B考生…
报考第一区学校的考生为A类考生,报考第二区学校的考生为B类考生。
复试分数线
1区复试成绩高于2区。
调节
任何单科或总分不在国家线以上,不能参加调剂。
报考第一区高校的考生成绩未达到第一区分数线标准,但超过第二区高校分数线的,可以调剂;不超过二区院校分数线的,不能调剂。
报考第一区高校的考生成绩达到第一区分数线标准的,可参加第一、二区有调剂名额高校的调剂。
除了地区不同,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分数上。一般情况下,二区国家线低于一区。比如今年国家线,两者差距大概是10分。
如果你申请了一所区属院校,你的总分或者单科成绩没有超过区属分数线,但是你越过了二区的国家线,你还有机会在二区属院校调剂,虽然你没有机会上一区属院校。也正因为如此,国家线公布后,二区的调剂竞争也非常激烈。
二、报考需要注意什么?
1.区域差异
显然,一区院校所在省市的经济和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二区,这也是一区分数线略高的原因。地理位置是学生择校的重要因素。在此,学长提醒大家:
(1)看个人喜好。
在我们心中,总会因为一些原因对一座城市产生向往,所以用考研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只关注可衡量的因素,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很重要。
(2)取决于与未来发展相关的因素。
我们在报志愿的时候,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在院校所在地就业往往对我们更有利。无论从人脉还是熟悉度来说,在一个生活了几年的城市生活,总比去一个全新的地方要方便和轻松。当我们在读研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关系也趋于稳定,对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在选择高校所在地的时候,要记得考虑人脉、就业等未来发展因素。
(3)要看生活习惯。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和气候可能差异很大。在选择之前,记得考虑自己学院当地的文化习惯,气候,饮食等等。如果不适应高校的环境和生活,可能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心情产生负面影响。
2.报考的难度
从分数上也可以看出,第一区的高校报考难度稍微大一点,而且在所谓的“旱区”,比如北京、浙江,公共课(尤其是政治)可能会有一些压分点,一定程度上很难考高分。
但是因为很多学生需要在二区转学,所以二区很多高校对一个志愿考生没有任何保障政策。比如他们为了招到更多的优质转学生,会故意给一个志愿考生的专业课打分数,或者给更低的复试通过率,给转学生留出名额。对于这类院校来说,考研难度并不比一区名校低多少,所以大家要做好数据调查,注意院校的信息整理和各平台学长学姐的分享,尽量避开政策不好的学校。
3.调整难度
二区很多高校真的诠释了“今天你爱我却不理我,明天我让你高不可攀”这种土里土气的宣言。随着考研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分学生仍然难以落地,这也导致很多二区院校的调剂分数线高于一区院校。以二区最著名的学府兰州大学为例。不仅转学速度极快,考生分数极高,还特别设置了“优秀生源计划”。复试名单包括了所有本科985高校学生,如此紧张的调剂情况的院校名单还很长。